找到相关内容11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最初的根本佛法

    ,名为寂静。”《杂集论》卷八说:“何故名寂静?于现法中,彼果心苦,永不行故。”   从以上的解释可知,“涅槃寂静”是一种灭除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等诸烦恼,身无恶行,心无恶念,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。 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4569191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如何实践佛法

    勉强。   2.行慈境界:常有慈爱心,无伤杀众生的恶念,对于众生,悉皆安稳。   3.无烦恼:诸根寂静,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。   4.守护诸根:常防护眼等诸根,不为色等诸尘所动。   5.无食喜乐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769462.html
  • 从科学发展趋势谈佛学与科学对话之展望

    积极向上的念头或一个不经意的恶念,皆可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一生,乃至影响整个国家社会,如牛顿对于运动规律的发现,却影响人类几百年的世界观;悉达多太子当时就因见到病人、老人与死人的一念寻求真理、欲解众生苦...

    释见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25669702.html
  • 《六度集经》与中国民间故事

    财主得知后心生悔意,再行收养。不久夫人产子,财主又生恶念,将养子丢弃在车道上。有商人车队路过此处,拉车的牛止步不前,孩子被商人捡起随后转给一位寡妇收养。财主得知后后悔自己的残忍,又将弃儿买回来,平等养育...

    刘守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63870028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二辑(2)

    学家的事,不是修行人的事,修行人应探求的是:我使用这种法门以后,我的烦恼有否逐渐减轻?智慧有否逐渐增明?修行的因缘有否逐渐增上?人际有否更和谐?心中的恶念、身口的恶行有否逐渐减少?悲心有否增长?愿力...净,已深植三涂恶因。应当即刻断除,勿使恶念相续。(二)见自己的过错,事无大小,均能忏悔改正,见他人的过错,心生怜悯,知彼众生为无明系缚,业力催迫,并非蓄意造此恶业,愿度彼等,脱离苦处。  如修行人的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37022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

     页1146   之人,每慎独于心,防微始虑」,[20]要求佛教修行者「慎独」,重视道德意识修炼,不生任何恶念,防微杜渐。这是说,心的善恶对因果报应具有决定性作用,心善可以得道,心恶则「作畜生」,「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4071302.html
  • 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——蔡日新先生访谈录(续)

    无法从人们的内心深处弭止其干犯刑律的念头。佛教相信“自作自受”、“起心动念皆是造业”,因而对于从心灵深处断除犯罪或侵犯他人与社会的恶念,是十分有益的。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971421.html
  • 淨因法師:和諧社會,從心開始

      由于不同众生的心,被贪瞋痴等烦恼所污染的程度有所不同,造善恶业亦不相同,因而形成各自的别业。善念与恶念、善行与恶行等信息都会贮存于第八阿赖耶识中,成为不共相种子。当因缘成熟时...

    淨因 (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673201.html
  • 海涛法师 慈悲的咒语

    :   ◎能忏悔及消除无始以来之罪业。   ◎能止一切恶念,令不增长。   ◎能破除一切烦恼。   ◎能增长无量无边之福智。   ◎能生种种功德,于修法后,能加诵此咒若干遍,所有修法时,偶有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5173622.html
  • 《智悲精滴》——末世众生现形

    更有甚者,居然还有人在假冒僧侣,打着佛教的旗号来骗取他人的信任!对此,我无法不生起强烈的厌烦心。 末法时代,众生的发心多为恶念,所作所为也多为恶行,以此心行,能摆脱痛苦的当然也就为数不多。因为世人心念、...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。 当然,如果在没有生起嗔恨心、也不以恶念诽谤他宗的情况下,就某些观点与人辩论,则具有很大功德,因为讲(讲经说法)、辩(辩论)、著(著述造论)本来就是智者的三大事业。现在,有一部分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1876317.html